有一句名言说:“走你的路,让别人说去!”年少时偶有心境不顺时读这句极富鼓动性的话,鼻孔眼常酸酸的,感动极了。眼前似乎兀立一尊白眉长髥、仙风道骨的哲人形象,为你解疑释惑、指点迷津,而且言简意赅,高瞻远瞩。由是,你便顿获领悟,如禅入定般耿耿于既定之路,一意孤行地奋斗下去。
人是要成长的,心智也是要成长的。年轻时奉为圭臬的东西,年长之后嗤之以鼻也未可知。仔细想来,“走你的路,让别人说去”这句高度抽象化的名言,一旦剖析开来,作些具体分析,似乎不无疏漏之处可供商榷。“走你的路”----到底是什么路?“让别人说去” ----别人者谁?说些什么?程度如何?等等。
且不说“路”这个象征体,还有价值取向的是非曲折尚待辨别,即便纯粹个人旨趣,不也有善恶正邪之分、美丑高下之别吗?至于别人所说,是美溢,是谤言?是挑唆,是忠告?是规戒,是蛊惑?岂能一味排斥,充耳不闻!即令特别推崇“让别人说去”的那些个名流高人,打眼一瞧挺独立的,道貌俨然,但检索其来路,又见哪位曾经消停过?谁个不是你砸我一个臭鸡蛋、我还你一堆烂番茄,磕磕绊绊、张牙舞爪到如今?“让别人说去”肚量实属鲜见矣!名利场上,没有点你来我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看家本领,今天的名人还能叫名人吗!其中特别招摇的,甚至雇凶报复,以棍棒刀斧封人嘴巴,到头来自陷囹圄。这其中的谁谁谁,嘿,只怕任谁都不是任人言说的善种吧!
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从名人嘴里说出,便有了名言的身价,再经过岁月的传播,流向芸芸众生,便成了传世名言。不过,此时此地的名言大多已被单独摘取,脱离了彼时彼地名言藉以怀胎分娩的母腹,被抽象乃至割裂成一句赤身裸体、孓然无依的语言胎儿了。岁月的助产士如果不为之留下指纹掌印之类的标记,后人中若有涉世较浅如笔者年少时那般率尔盲从者,以为凡名言必放之四海而皆准,岂有不被名言所误之虞?对付此类“摘句”式的名言,还是我们的前辈鲁迅先生的经验更丰富,早在70多年前就告诫说:“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说是怎样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因此,“最能引摘取者入于迷途的”,自然非其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