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飞

职业 敬业 专业----一位老公安的心理自白
发布时间:2013-02-20 文章分类:叙事记略   

 

题注:正是“查遍茱萸少一人”的时节,我的一位老兄弟从政府部门转岗公安机关。接到任命后的几个晚上,他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后来,在和局机关全体人员见面的大会上,他说了下面这番话——

人这一辈子,其中有效的工作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十年,能在人民警察这样一个重要的岗位上为人民工作,机会难得,时间有限。我说人民警察这个岗位重要,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和别的行当相比,我们在整个国家庞大的职业体系中,担当着社会控制的开关按钮,肩负着社会秩序的理性梳理,其重要性非同小可。当今世界,危机不断,麻烦无穷,任何一个国家,包括那个把个人自由奉为圭臬的美国,强大的警务机构也是他们得以太平立国、幸福安民的法宝利器。基于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和形势判断,我们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当然就不会是部分的、分等次的,而是每一个成员都重要,每一种岗位都重要。全方位重要!根据法律规定,我们的任何一位民警,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不再是单纯的自己了,他/她就是国家的代表、政府的化身、法律的标志。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职业自信:我们就是国家政权的基石,就是广大百姓的依靠。职务级别这些东西,对个人而言,固然也重要,但同警察这个职业的重要性相比,是居于第二位的。没有第一,何来第二!因此,从整体上,我们都是一个职务:人民警察;只有一种级别:国家民族的忠诚卫士。

不瞒同志们说,在我得知自己将进入人民警察的行列中时,心情是很激动的,真的很激动,连着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不光激动于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新的使命新的职责,还激动于建国几十年来上海公安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的崇高威望。我很庆幸人民警察的职业光环下有我,很享受戴上警徽穿上警服的那一刻。用老百姓的话说:感觉真牛!

也许我们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年轻的时候,刚刚跨入公安这扇大门的时候,也很激动,很憧憬,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理想设计,有许许多多的人生期许。那时候,我们年轻,敏感,但难免稚嫩,未必懂得纵然是一个伟人,他的日常生活也须由柴米铺垫、油盐调味,点滴所获无不得自“惟日孜孜,未敢逸豫”。在马克思的佣人的眼里,这个把大英图书馆的地板磨出脚窝来的大胡子,就是书呆子、苦行僧,和伟大根本不搭边。这跟我们任何一项堪称重要的事业颇有些相似之处。譬如警察,普通与平凡,以及琐碎与繁杂,也是我们最基本最常见的工作状态。哪怕极具传奇色彩的“神探”,像老一辈的端木宏峪、张声华他们,无论侦破多么具有轰动效应的大案要案,也都是一步一步,从最基本、最单调的现场勘查开始,丝丝缕缕,不分巨细,那种繁杂琐碎乃至冗长枯燥,每每臻于极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易如探囊。所谓敬业,其实就是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一种敬畏与忠贞的精神合成;也是一个过程,贯穿一个人全部的职业生涯。辉煌永远是短暂的,只是一种瞬间体验,它必须依赖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日常积累,依赖于凡俗化的、常态化的勤奋与耐性,依赖于我们永不耗损的心态、心气和心劲,才可能长久。正因为辉煌源自普通,敬业融于日常,所以我们说:持久的平凡就是伟大。

一个人敬业与否、耐力持久与否,必须通过他的专业水准所达到的高度折射出来。像老端木那样的神探,自然代表着公安专业水准的巅峰状态,但远不是唯一状态。我们的所有警种,不论社区警、治安警、刑警,还是交警、巡警和特警,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状态专业要求。敬业是所有警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而达到甚至超越规范所设定的专业化要求,并使之均衡化、普及化,才是我们的长期目标。杨浦的钱龙根,普普通通的一名交警,几十只被他吹坏的哨子、嘴唇上磨出的厚厚的老茧,表征着他的兢兢业业;但对于一名交警而言,钱龙根能够把交通梳理得井井有条,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交通情况下稳定局面、化解矛盾,这才是他的真本事,才是他专业价值的真体现。

我们的专业水准还不能仅仅着力于大场面、大作为,还应当从每一次着装上岗,每一次执法出勤,每一次待人接物,每一次细节处理上体现出来;从我们的服务对象----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上校验出来。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没有诀窍,惟靠学习,向书本学,更要在实践中学。请务必记住,我们每一个民警的素质形象,叠加起来,就是上海警方、乃至中国警方的整体素质、整体形象。反过来说,我们每一块砖石的坍塌,也可能意味着整座大坝的溃崩,如果不能及时防微杜渐的话。

作为职业的公安卫士,我们的终极境界,无疑就是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于献出自己的满腔热血。这既是我们最大的职业风险,也是我们至尊的职业本分。危机时刻,我们永远都是共和国最可靠、也是最先冲上去的群体之一。我们鄙夷关键时刻的畏葸懦弱,也不主张有勇少谋的简单蛮干,更反对漠视科学理性的无谓牺牲。而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牺牲,实现勇与谋的高效统一,最终治安一方,敬业、专业都是我们必须奉行的不二法则,都是人民警察完成职业形象塑造的必由之径。




2008 ©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