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评论》第一期特大号
 

 

http://10.10.10.2:9080/webpic/W0201204/W020120409/W020120409200802169624.jpg

 

《现代文学评论》是一个有一定民族主义文艺倾向的刊物。1931410日在上海创刊,由现代书局发行。中国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是继三民主义文艺运动之后,19306月开始出现的。这是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陈立夫、陈果夫支持上海六一社提倡的。六一社的主要成员有潘公展、范争波、王平陵、朱应鹏、黄震遐等。代表刊物有《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现代文学评论》、《黄钟》、《文艺月刊》、《汗血月刊》等,它们均为国民党省、市党部主办或控制,集中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是一次有纲领、有组织、有理论、有创作的文艺思潮。其理论纲领就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民族主义文艺理论为反阶级斗争理论,认为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具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主要就是在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他们用阶级斗争理论来批判或对抗民族理论,同时揭示民族主义文学理论的政治实质。

《现代文学评论》由李赞华编辑,以中外文学的介绍和评论为主,同时也刊有文学创作。该刊停刊的原因,编者李赞华在最后一本合刊的《编辑后记》中这样解释说:“现代书局准备于一九三二年集中全部力量,出版一种纯文艺的定期刊物,定名现代,以作现代书局永久的基础刊物。故将以前出版的《现代文学评论》、《现代文艺》、《前锋月刊》三种刊物,一律停刊。这期‘中国文学特辑’便是《现代文学评论》最后的一期。”该刊共出了57期。

《现代文学评论》第一期,编者没有公开宣布自己的办刊宗旨。该刊栏目有世界文学、作品与作家、海外文艺、中国文坛、诗选、批评与介绍、现代中国文坛逸话和插图等。作者有,李赞华、范争波、张季平、陈穆如、邵冠华、汤增敭、丁丁、汪倜然、易康、徐苏灵、杨昌溪、叶灵凤、周毓英、向培良等,多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参加者。范争波的《民国十九年中国文坛之回顾》、张季平的《中国普罗文学的总结》是明显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传的论文,此外还有张资平的创作长篇《脱了轨道的星球》。与众不同的是该刊在最后刊登了“选拔作家”的栏目,编者在编辑后记中写道“感到许多富有天才与修养的无名作家被抹杀,所以诚意地特辟此栏,公开地选拔,希望大家不要把他作等闲的征文看,而为文学的前途着想才好”。

(王慧青)

2014-01-02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2016@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版权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26号 上海市档案馆 电话:021-627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