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裳(1939年)
陈云裳演出《木兰从军》时的定妆照
《木兰从军》剧照
陈云裳与《木兰从军》导演卜万苍合影
《乱世佳人》剧照
20世纪90年代初沪光电影院
1930年代末,上海影坛出现了一位熠熠生辉的明星——陈云裳。
陈云裳,原名陈民强,1921年11月3日出生于广州。她曾就读于广州女子师范学校,少女时代能歌善舞,会唱京剧。因家境贫困,她14岁就登台演出,并在广州和香港拍摄了不少粤语影片。
粤语片《血溅宝山城》是第一部公开宣传抗战的故事片,陈云裳的出色表演倾倒了香港和内地无数观众,也引起了上海新华影业公司老板张善琨的关注。1938年,张善琨专程到香港与陈云裳见面。陈云裳天生丽质,说一口标准流利的国语,使张善琨欣喜不已,因为当时香港能说国语的演员非常少。张善琨认为陈云裳是不可多得人才,邀请她去上海主演影片《木兰从军》,告诉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拍片问题,而是一场战斗。”陈云裳欣然接受了邀请,与新华公司签订了工作合同,来到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
上海,是陈云裳展示卓越才华的一个新舞台。陈云裳真正大紫大红,与八仙桥地区一座电影院——沪光大戏院(1956年改名“沪光电影院”,1996年拆除)有不解之缘。1939年2月16日沪光大戏院开幕,首场上映的就是陈云裳主演的电影《木兰从军》。影片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反映花木兰杀敌卫国的传奇故事,借古喻今,以抒发民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影片中有一首插曲:“太阳一出满天下,快把功夫练好它,强盗贼来都不怕,一齐送他们回娘家。”唱出了上海市民的心声。正如《大晚报》的评论,“它告诉我们怎样去奋斗,怎样去争取胜利。”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影片中花木兰历经转战,纵横驰骋,陈云裳的表演堪称出神入化。她把花木兰智勇双全的品格和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壮举演绎得回肠荡气。首映结束后,主演陈云裳和梅熹登台唱影片主题歌“月亮在哪里,月亮在那厢,它照进我的房,它照上我的床,照着那破碎的战场,照着我甜蜜的家乡……” 台下观众掌声雷动。
《木兰从军》在沪光大戏院创造了连映85天的票房纪录,转至新光大戏院,依然场场爆满。影片随即向全国发行,在重庆和延安都有不错的票房。在《木兰从军》的示范效应下,沪上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爱国历史片。海外媒体相继报道陈云裳,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了陈云裳《木兰从军》剧照和生活照。不久,陈云裳一部时装歌舞影片《云裳仙子》在沪光大戏院和新光大戏院同时上映,擅长歌舞的陈云裳又一次大放异彩,赢得“天之骄子”美誉。陈云裳主演的古装片《乱世佳人》,讲述宋代靖康之耻,名妓戎装赴国难血战沙场的故事,感人肺腑,在沪光大戏院首映,反响热烈,卖座奇佳。
中国照相馆经理吴建屏与沪光大戏院联手印制了5万张陈云裳不同姿态的照片,买一张影票送一张明星照片,在 “十里洋场”轰动一时。1940年,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青青电影》举办“影迷心爱的影星”选举活动,有2781人参加投票,陈云裳以2769票名列榜首,荣登新一届“电影皇后”宝座,成为广大影迷崇拜的偶像。上海滩掀起了一阵了“云裳”热,一些商店、舞厅、咖啡馆冠上了“云裳”招牌,“云裳”字样的霓虹灯在夜空闪耀。陈云裳在上海5年间共拍摄了21部国语片,有相当一部分是宣传抗敌爱国的。
(黄浦区档案局 景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