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猪猡”
在1940年代的上海世相中,其中让人不寒而栗的一种勾当就是“剥猪猡”。也就是剥光一个人身上的衣服。使其像一头猪。谁一旦遭遇“剥猪猡”,看似被剥去的是衣服,其实更是对一个人的尊严的严重践踏。同样要命的是,“剥猪猡”这样的事,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夜,被害人突然没了御寒衣物,还会有冻坏之虞。那时候作此勾当的,是一些结成帮的群体。这个群体里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干这种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这些都引起了敏感记者的好奇,于是就想一探究竟。《剥猪猡“英雄”一席谈》一文,就是记者对此探究的成果。
记者称干“剥猪猡”勾当的人为“英雄”,很有讽刺意味。为了走近这些人,他先是结交一些“白相人”,并花了钱,然后由他们引荐,终于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冬日,在“剥猪猡”的“发源地----某某渡的一个谈话室----燕子窝里,横趴在烟铺上,跟那许多‘英雄’们,谈起话来”。与之谈话的一共有五人。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五人居然还都很有“身份”:一人家里开有机器厂,另四人或是艺术学校毕业生,或是“以前红极一时的名伶”。因为吸毒,他们的人生因此毁了,最后干上了“剥猪猡”的勾当。
但作此勾当,同样少不得要拜“老头子”,否则无法立足。剥到一只所谓“猪猡”以后,他们必须把从对方身上剥来的诸如大衣、衣服、裤子、帽子和鞋子等等,都交给“老头子”,由“老头子”雪藏三天。如果失主没有通过各种关系找上来“谈斤头”(讲赎回条件),“老头子”便给他们分脏,当然也得算上“老头子”一份。“老头子”也并非无功受禄,比如“剥猪猡”也有风险,所以每次行动前,少不得也要作些防备,向“老头子”借枪即是防备措施之一。再如在那样的社会世相下,有时难免会撞上“自己人”。这时候往往也会需要“老头子”出来为双方拉和。此际“老头子”也会向他们传授一些行为规矩,尤其是切口。对此,记者写道:“‘老里朋向友’,假使照着原来的五个字上看,那简直不能解释,因为他们是把‘老朋友里向’的一句话,加以顶倒,使得只有他们‘自己弟兄’方才可以明白,那末,我们碰到‘剥猪猡’,假使经过这样的一说,绝对保证,这比什么都灵验,立刻会放你过去,因为他们也怕你是‘自己人’……”
记者讲述了他深入采访了解到的这一在当时上海习见的“剥猪猡”现象后,接着在文末写道:“有‘剥猪猡’的一种盗劫行为存在社会一日,这就证明了社会尚未达到完全安宁的境地,我们要肃清那许多不法的罪犯,第一就该从改造社会做起,愿政府当局会移过消极补救的目光,而转以如何改造社会安插游民上去。”揭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何况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记者在这里向政府开出了“药方”,但因为缺少相应的社会批判意识,使得记者的开“药方”之举连同“药方”本身,显得那么绵软无力,无足轻重。
(陆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