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经济”曾影响了中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也深刻地烙印在几代人的记忆深处。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国曾经广泛发放粮票、购粮证等购粮凭证,这是特定经济时期的历史产物。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进入社会。当时,无论什么粮食,都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而且每家每户还是限量供应。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市居民定量粮票(杨浦区档案馆馆藏)
尽管票证发放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国家又发放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还发行了工业券,用于购买工业品和商品,还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等。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居民购粮证封面及记录页(杨浦区档案馆馆藏)
改革开放以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 年,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1984 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1992 年10 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这一年国家取消了工业券。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再无用武之地,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各种购粮凭证见证了商品短缺的窘境,也见证了建国以后市民生活的变迁,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杨浦区档案馆 陈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