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上海区委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会议记录
2、1927年2月23日在闸北的武装工人准备第三次武装起义。
3、陈独秀(1879——1942)中共中央总书记、特委主要负责人。
4、周恩来(1898——1976)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特委核心成员之一、特别军委书记、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总指挥。
5、罗亦农(1902——1928)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特委和特别军委成员之一。
6、赵世炎(1901——1927)中共上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特委和特别军委成员之一,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副总指挥。
7、汪寿华(1901——1927)中共上海区委常委、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特委和特别军委成员之一。
8、特别军委沪南秘密军事训练点旧址:西门路西城里173号(今自忠路381号)。
9、闸北商务印书馆工人纠察队在进行军事训练。
10、华德路(今长阳路)斯文里73号。周恩来曾在这里研究沪东地区起义准备工作。
11、中共杨树浦部委、军委秘密军事训练基地:倍尔开路(今惠民路)人寿里西弄过街楼。
12、起义时张贴在大街上的“打倒帝国主义”宣传画。
13、起义时上海流行的“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民歌。
14、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进攻路线简图。
15、1927年3月21日晨,中共特委会在溧阳路麦加里21号召开作战会议,下达总同盟罢工和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命令。
16、图左楼房为闸北商务印书馆医务所大楼,周恩来领导的起义指挥部在此办公。
17、起义指挥部沪南总部设在三山会馆。图为会馆正门。
18、1927年3月21日,南市小南门救火会敲响钟声,闸北等地区拉响汽笛。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在全市同时开始。图为小南门救火会。
19、商务印书馆工人纠察队集结待命,准备攻打五区(今闸北)警察总局。
20、商务印书馆女工组成救护队整装待发。
21、邮政局工人纠察队驾车参加闸北战场作战时的雄姿。
22、经激战,闸北工人纠察队占领虬江路警察署时的情景。
23、闸北工人纠察队在3月21日下午攻占敌人“湖州会馆”据点。图为会馆正门。
24、3月21日下午,从吴淞开往闸北的载有300多名敌军士兵的列车在天通庵车站出轨翻车。
25、武装起义开始后,英军在公共租界实行戒严。
26、闸北工人纠察队攻占东方图书馆敌之据点,图为东方图书馆临街正门。
27、北火车站之敌在强大攻势下终于崩溃,这是零星士兵向租界溃逃时情景。
28、3月22日18时许,工人纠察队攻占北火车站,夺取了起义最后胜利。图为北火车站。
29、这次起义,共歼灭敌军3000余人、警察2000余人。图为被俘的敌军士兵。
30、这次起义,共缴获枪械5000余支。图为缴获的部分大炮、枪支弹药。
31、在第三次起义中,300余名工人英勇牺牲,1000余人受伤。这是部分牺牲工人的灵柩。
32、4月初,商务印书馆工会在东方图书馆追悼牺牲的烈士。图为追悼会会场。
33、参加追悼会的部分工人纠察队员在“商务”七烈士遗像前合影。
34、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旧址:原上海县署(今蓬莱路171号)。
35、1927年3月22日成立的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部分常务执行委员合影,前排右起:汪寿华、杨杏佛、王晓籁、罗亦农、王景云、何洛;
36、后排右起:王汉良、丁晓先、郑毓秀(女)、顾顺章、候绍裘、林钧。
37、起义胜利后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政纲草案。
38、上海民众在南市举行市民大会,庆祝市政府成立。
39、闸北市民冒雨游行,庆祝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40、上海总工会迁至闸北湖州会馆公开办公。图为会馆正门前守卫的工人纠察队。
41、起义胜利后丝厂女工在上海总工会内举行会议,杨之华在讲话。
42、起义胜利后,工人运动迅速高涨,各业工会纷纷恢复和成立。这是当时的报道。
43、上海总工会在湖州会馆举行升旗典礼。
44、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在工人纠察队整编大会上讲话。
45、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新的所在地——东方图书馆。
46、工人纠察队员在总指挥部门口站岗。
47、行进在宝山路的上海工人纠察队。
48、工人纠察队员在闸北浸会堂驻地门口站岗。
回展览首页